天津天獅學院:數字賦能應用型教育新范式,構筑高質量發展生態體系
發布: 2025-05-27 10:23:21 作者: 佚名 來源: 天獅集團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版圖與高等教育現代化改革的浪潮中,天津天獅學院以"數字賦能、產教融合、創新驅動"為引擎,錨定"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目標,構筑起具有時代特征、中國特色、民辦特質的高等教育發展新格局。作為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日制應用型本科高校,其前身可追溯至1999年創立的天獅職業技術學院,2008年升格為天津市首批民辦本科高校,2012年獲批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15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標志著其人才培養體系與辦學質量獲得國家級認證,成為民辦高等教育現代化轉型的標桿樣本。學校坐落于京津走廊核心區域 —— 天津市武清區龍鳳河畔,被譽為"京津冀教育園區的文化地標"與"公園式大學"典范。
一、優化專業布局,服務地方需求
天津天獅學院緊密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積極推進工學、醫學、經濟學、管理學、理學、文學、藝術等多學科交叉融合、協調發展,不斷調整和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學校現設有32個本科專業、6個高職專業,涵蓋康養醫療、智能科技、數商學院、文化傳媒四大專業集群,形成了“通專融合、產教協同、真學真做、多元課堂、個性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特色。學校現有省級一流專業3個、省級一流課程12門、省級重點學科建設專業5個,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二、強化師資建設,提升教學質量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不斷優化師資結構,構建了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多元、素質精良、協同創新且實力強勁的師資隊伍。學校秉持內培外引雙輪驅動原則,對內精心打造“四階遞進•五維聯動”教師發展體系,著力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對外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帶動提升學校整體師資水平。同時,大力聘任企業行業精英授課,全面推行雙導師制,充分融合理論與實踐教學優勢。學校擁有一支近1000人的專兼職教師隊伍,其中碩士、博士比例高達95%,已成功引進多位院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以及國家(省)級名師,并聘請了百余名企業行業實踐指導教師,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實的師資保障。

三、深化產教融合,數字技術助力創新
學校以產教融合為抓手,加強頂層設計,推進改革創新,形成了“通專融合、產教協同、真學真做、多元課堂、個性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特色。緊跟經濟與社會發展需求,不斷優化學科專業建設,不斷創新培養模式,全面實施“三鏈并舉•三堂融通•三維聯動”的“三三制”綜合素質養成教育體系及應用型“1234”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國內外高水平學科競賽中斬獲國家級及省級獎項1157項,其中一等獎114項、二等獎347項、三等獎696項,彰顯了卓越的育人成效。
近幾年,學院積極擁抱數字化浪潮,以數字賦能教育創新,推動學校在人才培養、教學改革、科研創新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1. 學院布局數字媒體藝術等前沿專業,推行“學歷證書+職業技能證書”模式,結合Adobe、AI技術等工具,培養兼具創意與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2. 在“天開杯”全國大學生智能科技創新挑戰賽中,邀請團隊項目《基于壓電材料自供電系統的人工耳蝸》斬獲一等獎,利用AI優化技術提升醫療設備效能。此外,校企共建研發基地,推動大數據分析、智能醫療等科技成果轉化,助力區域產業升級。
3. 學院構建“智慧校園”平臺,通過APP實現課表查詢,并推進教學數據分析系統實時監測課堂效果,達到精準優化教學策略,推動治理體系現代化。

四、加強國際交流,拓寬教育視野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依靠天獅集團全球化營銷、國際化經營的優勢,不斷加強與國外先進應用型大學交流合作,擴大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范圍。學校與英國卡迪夫城市大學、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特拉華大學、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亞利桑那大學、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泰國易三倉大學等國外知名院校陸續開展“3+1+1”“4+0”等聯合培養項目,選拔優秀學生參加國際交流項目,并提供獎助學金,為學生提供眾多出國實習、讀研、讀博機會。同時,學校積極吸引留學生來校學習,近年來已培養來自哈薩克斯坦、俄羅斯、韓國、加拿大、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南非等國家的400余名留學生,提升了學校的國際化辦學水平。

五、展望未來,砥礪前行
未來,天津天獅學院將充分利用天津市作為“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的城市品牌影響力和集團辦學優勢,強化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以本科教育為根本,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立足天津、面向京津冀、輻射全國,培養“四會四有”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將踔厲篤行、銳意進取,為建設成為人才培養質量高、服務地方能力強、辦學特色鮮明的國內知名的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從傳統辦學到數字賦能的轉型,天津天獅學院始終堅守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初心使命,在民辦高等教育領域勇當改革先鋒。未來,學校將繼續以數字化戰略行動為引領,深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打造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高地,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強國建設貢獻 "天獅力量",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的征程中書寫民辦高校的時代答卷。
上一篇:天獅“中國激勵之旅”搭建跨國發展新橋梁 下一篇: 李金元先生與天獅集團征戰俄羅斯的傳奇史詩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