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公益投入超8億 安利第七次獲中華慈善獎
發布: 2016-09-05 11:18:09 作者: 佚名 來源: 中國經濟網

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正式施行,當晚,由民政部主辦的第九屆“中華慈善獎”頒獎儀式在江蘇南通舉行,安利(中國)榮獲“最具愛心捐贈企業”獎。國務委員王勇會見獲獎代表,民政部部長李立國等領導為獲獎機構、個人和項目頒獎。自2005年“中華慈善獎”首屆評獎開始,安利公司以七次上榜的成績,成為榮獲該獎次數最多的企業。
“中華慈善獎”是中國慈善領域的最高政府獎,民政部組建由政府部門、慈善組織、專家學者等各界代表組成的評選委員會,經過為期4個月的初審、公眾投票、復審、公示等環節,表彰在公益慈善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機構及項目。本屆中華慈善獎是民政部修訂完善《“中華慈善獎”評選表彰辦法》之后的首次評獎,修訂后的《辦法》將評獎周期由過去的一年一次改為兩年一次,同時將表彰名額由每屆100個減至每屆不超過50個,進一步提高了中華慈善獎的門檻和含金量。在本次49個獲獎企業、個人和項目中,與安利(中國)共同榮獲“最具愛心捐贈企業”的還包括中國移動[-0.90%]、騰訊等9家企業,本次活動還評出王健林、許家印、曾憲梓等10名“最具愛心捐贈個人”,以及10名“最具愛心慈善楷模”、20個“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在頒獎典禮上表示,獲獎者的涓涓慈心、孜孜善行,展示了大愛無疆、上善若水的高尚情懷,詮釋了勇于擔當、積極奉獻的高貴品格,是我國慈善領域的標桿和典范。對于慈善法實施后的慈善工作,李立國強調,要開展慈善精神傳授和慈善理論研究,充分利用各種載體弘揚慈善文化,引導人人慈善;要廣泛開展扶貧濟困、賑災救孤、扶老助殘、助學助醫等慈善活動,發展惠民慈善;要盡快形成涵蓋各類慈善主體和慈善行為的法規政策體系,形成行政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監管合力,塑造公信慈善。
公益慈善是安利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進入中國20多年來,安利(中國)累計公益投入超過8億元,開展公益活動超過1.2萬個,參與和支持兒童發展、環境保護、志愿服務。安利(中國)總裁黃德蔭表示,安利的公益行動將堅持以受助人需求為出發點,力求為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帶來改變。
關愛兒童是安利全球統一公益主題。在中國,從建設“希望小學”到參與“西部支教”,從救助孤兒到護理殘疾兒童康復,從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到幫扶城市流動兒童,安利(中國)是最活躍的一支力量。2011年,由安利(中國)出資成立的安利公益基金會,致力于幫助貧困兒童獲得公平成長的機會,5年來受益兒童達254萬名。其中,“春苗營養計劃”在全國22個省區301個縣建成3835所春苗營養廚房,幫助193萬兒童吃上營養餐,經第三方機構調研,受助學生智力和身體狀況明顯提升。2016年,安利公益基金會推出 “營養扶貧戰略”,從兒童營養改善入手,通過切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鏈條、助力中國社會消除貧困,安利公益基金會全新的公益項目“為5加油——學前兒童營養改善計劃”,將為貧困地區3-5歲兒童提供關鍵的營養改善支持,2016年該項目已在5個省500多所幼兒園開展,受益兒童達1萬名。
環保是安利的公益主題之一。從創立起,安利(中國)就把環保視為天職。除堅持節能降耗、環保生產外,2009年,安利在全國首創環保互動教育主題樂園“環保嘉年華”,將互動式環保體驗與知識型嘉年華融為一體,提升公眾環保意識。截至2015年,環保嘉年華已抵達北京、哈爾濱、成都等107個城市開展170場活動,吸引超過100多萬家庭、278萬公眾參與。據第三方機構調研:該活動的總體滿意率達99%,98%的公眾表示活動加深了他們對環保的重視。
同時,安利積極發動志愿者力量,用行動傳遞愛心。截至2015年,安利已在全國成立215支志愿者服務隊,擁有9萬名注冊志愿者,志愿服務小時累計超過236萬小時。這些志愿者廣泛活躍在關愛兒童、環境保護、社區服務、大型賽會等活動中。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