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洋品牌奶粉將繼續保持壟斷地位
發布: 2013-02-19 15:15:16 作者: 未知 來源: 中國食品網

自日前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集團部分批次乳制品被曝出含雙氰胺殘留后,“新西蘭奶粉”銷量大幅下滑。有分析認為,“雙氰胺門”或將有助于消費者回歸理性,對國產奶粉是一種利好。對此,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則認為,不要盲目樂觀。
“新西蘭奶粉”銷量大幅下滑
自恒天然集團部分批次乳制品被曝出含雙氰胺殘留后,雅培、雅士利等多家奶源采購自該公司的奶粉企業“惹禍上身”。一直宣稱“新西蘭奶源”的雅士利在官方網站上掛出聲明稱:“經與新西蘭原料供應商確認,檢出雙氰胺殘留的少量批次產品,并未供應給雅士利,確保產品安全合格”。與此同時,雅培、惠氏等乳業巨頭紛紛發表聲明稱,產品中沒有檢出雙氰胺。盡管眾多乳企紛紛與“新西蘭奶粉”撇清關系,并仍在北京各大商場超市正常銷售,但記者通過調查獲知,“新西蘭奶粉”銷量已大幅下滑。
作為新西蘭奶粉進入國內的一個重要渠道,網上的新西蘭奶粉代購生意受到直接沖擊。淘寶最新數據顯示,最近7 天,“新西蘭奶粉進口”的成交指數環比下降50.9%,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1%。從1 月27 日起,反映成交趨勢的淘寶“成交指數”對于新西蘭奶粉的“評級”就降到了“0”。一位專門經營海外奶粉代購生意的店主告訴記者,“新西蘭奶粉”日銷量減少了一半,不少買家都轉而購買歐美生產的奶粉。“我家孩子喝的是可瑞康奶粉,是從新西蘭直接進口的。本來想著新西蘭奶源有質量保證,但這次又出現了'雙氰胺門'事件,真不知道往后應該給兒子喝什么?”在北京樂友國瑞城店,一位女士愁眉不展地告訴記者。樂友國瑞城店銷售人員說,最近來買“新西蘭奶粉”的人確實少了不少,但他們沒有接到要下架或是退貨的通知。
未來5 年奶粉市場仍被洋品牌壟斷
對于“雙氰胺門”事件的影響,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向健軍認為,一方面,雙氰胺事件再次讓奶粉安全問題進入人們的視野并引起廣泛關注,對國內乳業也敲響警鐘,國家會持續加強對產品質量的監管,對國內企業來說存在一定的壓力;另一方面,“洋奶粉”存在質量問題,會讓人們對其認識更加理性,同時,國家也會加強對所有進口乳制品的全面檢查,這對國內一些自建奶源、質量有保障的企業來說,有一定利好。不過,在乳業專家王丁棉看來,國內乳品企業不會一下子就能打贏“ 翻身仗”。未來5 年內,乳品行業的格局不會改變,洋奶粉仍將繼續壟斷中國市場。
“雙氰胺事件在新西蘭并沒有引起恐慌,但在中國卻鬧得沸沸揚揚,這就從側面反映出,三聚氰胺事件的陰影在消費者心中仍揮之不去。”王丁棉說,三聚氰胺事件和雙氰胺事件最根本的不同是,前者是人為的,屬于商業道德和誠信問題,而后者只能說是個生產事故,恒天然和新西蘭政府在事件處理方面也十分積極。因此,中國乳企要想打贏“翻身仗”,必須自立自強。
首先,當務之急是要徹底妥善地解決好消費者對國內奶業行業、乳企及產品的不信任這一“頭號難題”。整個行業都應圍繞這一工作重點施行相應策略。就乳品企業而言,千萬不能再出現牛奶質量安全事件,必須誠心地接受各方面的監督。其次,從源頭上提高中國奶牛養殖水平,處理好藥物、添加物規范使用、飼料質量保證、家庭規模牧場養殖方式等中國奶業深層次的問題。再次,中國奶業發展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特別是一些大型企業,不能一味講究發展速度而不重視發展質量。最后,國內企業應該有“ 內憂外患”的意識,不能指望跑到國外去投資辦廠、搶奶源和100%原裝進口等逃避國內的行業危機。同時,企業還要解決好種養結合與平衡發展的問題。中國的可耕土地資源較少,這決定了中國奶牛養殖業必須以實行布局合理化為發展方向。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解決牧草飼料的有效供應而不使其他地區的飼料資源被浪費。
上一篇:人民日報:醫美消費應回歸理性 下一篇: 玫琳凱中國總裁麥予甫:我們不會跳過美...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